
这首诗以比兴的手法,语言浅显,寓意明白流畅。
作者以“豆”自喻,一个“泣”字充分表达了受害者的悲伤与痛苦。“萁”是指豆秸,晒干后可用来作为柴禾烧饭。然而萁燃烧烹煮的正是与自己同根而生的豆子,比喻兄弟逼迫太紧,自相残害,实有违天理,为常情所不容。作者取譬之妙,用语之巧,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,实在令人叹为观止。
后两句“本是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”笔锋一转,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悲愤,这显然是在质问:我与你本是同胞兄弟。为什么要如此苦苦相逼?
“本是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”千百年来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、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。
这首诗以萁豆相煎为比喻,控诉了曹丕对自己和其他众兄弟的残酷迫害。口吻委婉深沉,讥讽之中有提醒规劝。这一方面反映了曹植的聪明才智,另一方面也反衬了曹丕迫害手足的残忍。这首诗之妙,在于巧妙设喻,寓意明畅。豆和豆秸是同一个根上长出来的,就好比同胞兄弟,豆秸燃烧起来却把锅内的豆煮得翻转“哭泣”,以此来比喻兄弟相残,十分贴切感人。
当然,这首诗的风格与曹植集中的其他诗作不尽一致,因是急就而成,所以谈不上语言的锤炼和意象的精巧,只是以其贴切而生动的比喻,明白而深刻的寓意赢得了千百年来的读者的称赏。